• 云南方言网,致力于宣传云南多元方言文化,打造云南最大方言门户网站!
  •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方言快报

传承地域文化 江山方言完成音档建档

时间:2012/5/15 13:31:02   作者:王慧芬   来源:衢州新闻网-衢州日报   阅读:1649   评论:0
内容摘要:江山方言是首批列入浙江方言语音档案资料库的方言之一,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。从今年2月份开始,江山市档案局开始做一项工作:要把江山最正宗的“土话”,以文本、音频、视频形式立体记录下来,将江山方言资料真实、完整地搬进档案馆。5月4日,江山方言音档已经...
江山方言是首批列入浙江方言语音档案资料库的方言之一,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。从今年2月份开始,江山市档案局开始做一项工作:要把江山最正宗的“土话”,以文本、音频、视频形式立体记录下来,将江山方言资料真实、完整地搬进档案馆。5月4日,江山方言音档已经送交省档案局,经专家评估论证后,将收录到浙江方言语音档案资料库。
  三套文本咬文嚼字
  根据省档案局的统一部署,江山市档案局需要对三套文本进行同音汉字标注,同时标注国际音标。第一套是语言词典,一共有2908个字,囊括了亲属称谓、天文地理、饮食、动物等各个门类的日常用语。比如说其中有“太阳”、“彩虹”这些天文地理,有“女人”、“小孩”、“哥哥”、“伯父”这些亲属称谓,有“鼻子”、“嘴巴”这些身体部位,还有“裤子”、“脸盆”等服饰房舍器具词语。此外,还有《乌鸦喝水》、《为人民服务》两篇短文。第二套是自选文本,有江山歌谣《月光谣》。第三套是江山方言的声韵调例字,共计950多字。
  考虑到南部(上路乡)与北部(下路乡)发音略有差别,市档案局邀请江山方言研究爱好者和专家,一起对文本逐句、逐词、逐字的发音进行研讨,最后确定了江山城区方言发音。
  寻“土著”访老人土腔土讲
  从今年2月开始,江山市档案局充分发挥各乡镇(街道)、部门具有较高声望的文化人作用,同时网上发帖征集发音人志愿者,多途径捕捉江山方言建档发音人的线索。66岁的张一如老人经层层筛选,成了江山方言的发音人,老人感慨道,讲了一辈子的江山腔,没想到有幸被选中录音录像。张一如是退休工人,由于出生、成长、生活在江山老城区,他的江山话没有受到异化,听上去非常纯正。
  从报名发音人甄选到进录音棚录音,老人可谓久经考验。先是从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,参与方言规定文本标注研讨会。在讨论过程中,江山方言专家根据方言新老派别、地方口音、音色、表达流利度、口齿清晰度等方面进一步缩小发音人范围,6位方言发音人志愿者仅2人进入最终甄选。通过诵读声韵调例字、词汇、短句、小故事等现场逐字逐句地对比,这才定下音色好的张一如。
  录音频刻光盘乡音铿锵
  3月26日,江山方言首次走进录音棚试录音。考虑到很多人到录音棚会因不熟悉环境而紧张,音调失常,影响当天录音效果,档案局安排专家为发音人“开小灶”,进行录音前辅导;同时告知老人进棚相关事宜,消除他的紧张情绪。试录音当天,先由发音人现场诵读全部文本,再根据专家意见改进。4月12日,老人来到录音棚正式录音,定格原汁原味的江山腔。进入寂静的录音棚,老人神情庄严。经过为期两周的练习,老人已经能熟练地把三套文本还原成江山腔,摄像机前的老人吐字清晰,神态自然,一则耳熟能详的《月光谣》在他的方言演绎下,妙趣横生。
  5月4日,江山方言音档已经送交省档案局,经专家评估论证后,将收录到浙江方言语音档案资料库,世世代代保存下去。

标签:传承 地域 文化 江山 方言 
分享到

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仅供学习参考,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搜索及网友提供,所有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承担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!云南方言网[Www.YunNan517.Com]所转载的内容,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您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本站所有信息资源仅供学习参考,如果有转载,请注明来源及网址!谢谢您的支持!

来源:云南方言网 Www.YunNan517.Com

方言资讯

云南方言网 官方公众微信号:YunNan517 新浪微博: 请您资助我们

Copyright © 2009-2023 云南方言网 Www.YunNan517.Com All Rights Reserved.

滇ICP备120001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