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云南方言网,致力于宣传云南多元方言文化,打造云南最大方言门户网站!
  •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红河方言

蒙自绿春读音异变所体现的汉语语音演变规律

时间:2012/2/17 13:14:19   作者:唐嘉荣   来源:哲学研究所   阅读:8645   评论:0
内容摘要:学术探索 2001年第3期摘要:“蒙自”读音变化,符合汉语-k→-u→-ŋ的对转关系,及其所体现的阴、阳、入三种韵尾彼此相配,且整齐的特点。据“绿春”读音变化,可以看到古代两呼四等到今的四呼其演变的对应规律较复杂的特点,据“绿”{lylu 证实了今u、y在古代相通的事实。...

学术探索 2001年第3期
摘要:“蒙自”读音变化,符合汉语-k→-u→-ŋ的对转关系,及其所体现的阴、阳、入三种韵尾彼此相配,且整齐的特点。据“绿春”读音变化,可以看到古代两呼四等到今的四呼其演变的对应规律较复杂的特点,据“绿”{lylu 证实了今u、y在古代相通的事实。
关键词:西南方言;汉语语音;演变规律;关系
中文分类号:H116.4 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6-723X(2001)03-0073-02
 一、
      “蒙自”是地处滇东南红河州的一个县,属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区,其读音在普通话里是⊆məŋtsi⊃在蒙自县域方言中读⊆muŋ(moŋ)tsi⊃,而在蒙自附近的山村却读mu⊃tsi⊃。
        根据蒙自地方志调查得知,蒙自的“蒙”最早是“目”字,“目”为收-k的入声字,蒙自原意为祭祀的地方。【1】
        蒙(目),为什么在读音上会如此变化,即muk→mu→muŋ(moŋ)→məŋ呢?
        音韵学上依照韵尾的不同,把古韵分为三大类:
        一、无韵尾的韵或以元音收尾的韵合为一类,叫“阴声韵”;
        二、以鼻音收尾的韵叫做“阳声韵”,古音的鼻音韵尾除了收-n、-ŋ的以外,还有收-m的;
        三、以塞音-p、-t、-k收尾的韵叫“入声韵” 。【2】
       在汉语里,阴声韵、阳声韵和入声韵三种韵尾,都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的,彼此往往相配,而且配得比较整齐。【3】如下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阴声韵    -ɸ    -i   -u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阳声韵   -m    -n   -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入声韵   -p    -t    -k
       以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,语音的变化是很有规律的。汉语的阴声韵、阳声韵、入声韵三种韵尾是可以互相转化的,这是汉语语音演变过程中很普遍的现象。
        现代普通话里已不存在入声韵,原来为入声韵的字已经变读为阴声韵了,这一变化不仅是汉语语音演变规律中一个普遍现象,而且显示了汉语语音系统的一个特点,即入声韵已转化为阴声韵,例如lək→lə, 又为“邀”和“檄”,查《汉字古韵手册》得知,它们的韵部,分别是“宵”和“药”部,古时,它们的韵腹相同,而今读音分别是⊂iau和⊂ɕi,这一变化除了声母的变化外,韵母的变化取决于它们有阴入对转关系,这种现象,在音韵学上称之为“阴入对转”【4】。
        我们看到,“阴入对转”的条件是韵腹相同,据此,我们可以推演出“蒙(目)自”的“目”的读音变化,即muk→mu,恰恰是韵腹相同,入声韵转化成了阴声韵的结果,这一变化顺应了汉语语音演变的规律,体现了“阴入对转”这一特点。
那么mu,又是怎样转变为muŋ的呢?又体现了汉语语音变化的什么特点?
        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,阴声韵也可以转变为阳声韵,如“能”,古时可能和nai相通,即读作nai。
       据《汉字古音手册》查知; 能<广>奴来切 泥咍开一平蟹拟音nɒi[5]今音读⊂nəŋ。
       又如“近”和“沂”,据查《汉字古音手册》得知:,它们的韵部分别是“文部”和“微部”,它们的韵腹相同,【6】⊃和⊂i,其中除声母的变化外,韵母的变化是因为它们有“阴阳对转”关系,【7】据此我们得知,mu→muŋ(moŋ)是阴声韵转化成了阳声韵的结果,体现了汉语演变过程中“阴阳对转”的特点。而今变读为tɕin
        蒙自的“蒙”,在蒙自城区方言中读作⊆muŋ(moŋ),在普通话里读作⊆məŋ,查《汉字古音手册》得知:
        蒙<广>莫红切 明东合一平通,拟音muŋ(moŋ),【8】说明在古代,“蒙”读合口呼,在西南方言中保留了合口呼,而在普通话里,声母p、p’、m、f与合口呼相拼的仅有u,故m-uŋ(oŋ) →məŋ,这是汉语语音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异化作用的现象。
        再考察“目”→“蒙” 。虽然“目”的读音由muk⊃→mu⊃→mu⊃,,但“目”字在西南方言中存在并读作mu⊃,这与普通话中的读音mu⊃,相对应,而选择“蒙”字,其读音既与西南方言的大环境相适应,又能与普通话中的读音相对应,而且可以与“目”字的读音相区别,因此,选择“蒙”字,既合情又合理。
       还需说明的一点是,蒙自方言是由本地的土著语(以彝族话为主)加上外来的江西、山西等方言混合而成的,【9】əŋ[10] , 所以“目”→“蒙”也有外来影响的因素存在。在山西太原方言里,“木(目) ”本为收-k的入声字,但如今太原方言读成m
通过蒙自地名的读音变化,我们不仅看到了汉语里-k→-u→-ŋ的对转关系,还看到了阴、阳、入三种韵尾彼此相配,且配得比较整齐的特点。


标签:调查 东南 红河州 普通话 地方志 蒙自 
分享到

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仅供学习参考,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搜索及网友提供,所有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承担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!云南方言网[Www.YunNan517.Com]所转载的内容,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您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本站所有信息资源仅供学习参考,如果有转载,请注明来源及网址!谢谢您的支持!

来源:云南方言网 Www.YunNan517.Com

云南方言网 官方公众微信号:YunNan517 新浪微博: 请您资助我们

Copyright © 2009-2023 云南方言网 Www.YunNan517.Com All Rights Reserved.

滇ICP备120001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