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云南方言网,致力于宣传云南多元方言文化,打造云南最大方言门户网站!
  •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民风民俗

秘境文苑--傣族的文字、贝叶经及文房四宝

时间:2012/2/19 12:33:30   作者:未知   来源:西双版纳报   阅读:3078   评论:0
内容摘要:我国傣族有5种不同形体的文字,即:傣泐文、傣那文、傣崩文、金平傣文、新平傣文,统称为“多傣”(to tai )即傣文。这些文字中在国内较通用的有傣泐文和傣那文两种。傣泐文流行于西双版纳及孟连、景谷、孟定等地,因其外形多为圆形及半圆形,又是用来抄写经文的,人们都说它像一串串佛珠(也...

        我国傣族有5种不同形体的文字,即:傣泐文、傣那文、傣崩文、金平傣文、新平傣文,统称为“多傣”(to tai )即傣文。这些文字中在国内较通用的有傣泐文和傣那文两种。傣泐文流行于西双版纳及孟连、景谷、孟定等地,因其外形多为圆形及半圆形,又是用来抄写经文的,人们都说它像一串串佛珠(也有人说傣泐文像火筒印或虫驻叶印)。傣那文流行于德宏及耿马等地(根据傣文由来与折篾记事有关的传说,傣那文保留了折篾排列的象形特征)。

傣文的产生

        历史上傣泐文的创制、使用和发展,曾经历过较为漫长的3个阶段,即:傣泐“数字文”的发明和使用、引进巴利文充实原始傣泐文、由于引进的巴利文不足以完整准确地反映傣语实际,傣族又增添了15个辅音字母和11个元音符号。

  根据傣文史料《刹沙打》(贝叶)和《波腊纳坦》记载,远古时候的傣族,在象形文字产生以前,曾经历过以物计数和传递信息的历史,那时是用篾片折叠的方法记事,用相思豆和酸角籽计算物资和分配财产的。由于折断篾片摆放的方法很易丢失和混乱,才想出在一根篾片上按照所要记物资的数量多少折成相应的几节。如有3样东西,就在一根篾片上来回折3节;若是8样东西,就在篾片上来回折8节。以后人们用火炭照着模样画下来,天长地久就被人们所牢记,形成最初的文字(数字文)。

  可见,最初文字的产生形成经历了漫长的生活实践,它从折篾片记事的这个“母体”中产生出来。细看分析它们的字形结构,不难认出:每个字的字形和笔划多少,都代表了这个字本身所表示的数目,只不过是多节篾片组合而成罢了。所以,今天我们看到的傣那文仍像是篾片折叠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 傣文史料《波腊纳坦》一书记载,在最初傣族数字文字发明创制的同一时期里,也发明创制了能代表简短语言和其它方面物体的象形文字。如:表示日、月、时辰等,并与最初的文字结合使用。这种情况只局限在记录月份、天数和时辰范围内。

  现存的傣文史料记载:佛经传入傣族地区以前,傣族不但已有自己的古老文字即数字文和象形文,还发明创制了字母。可以肯定的是,原始傣文字母并非外借佛经梵文,而是在佛经传入以前就产生了。同时,也从另一角度证实了关于“盘坝创造文字———虫驻叶印”和“吹火筒印灰成字”的传说是有着一定历史背景的。

  据傣文史料《目腊沙刹纳》一书所记:佛祖死后五百年,佛法才被载入文字。随着佛历2005年(公元前18年)佛教转入傣族地区,佛经梵文体字母才被傣族所接受。41个巴利文辅音字母的传入,充实了傣族文字,对推动傣族文字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。但是,单靠41个巴利文字母,不足以准确表达和反映傣语实际,于是出现了一次语音和文字再增创的变化时期,即:傣历639年(公元1277年),名叫阿雅坦孙洛的高僧,增创了15个傣文辅音字母和11个元音符号,进一步发展了傣文。至此,傣泐文得以完整和充实,形成傣族固定的文字系统,这可算作傣泐文产生发展的最后阶段。

    再把傣泐文从萌芽产生,到形成和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连起来,其先后顺序可分为如下5个环节:折篾片记事→数字文,象形文→虫蛀叶文字→引进巴利文→傣文定型规范化。

  傣文在历史上的形成和规范化,是傣族社会生活的重大转折,标志着傣族先民跨入人类文明时代。同时,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傣族文学的蓬勃发展,成为傣族先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。正是从那时起,傣文才在社会上普遍使用。

贝叶经的起源

        关于傣文的源流和结构,民间流传着大量傣文手抄本书籍,佛寺中也有许多佛教经典,仅《云南耿马傣文古籍编目》一书,就收录了158部,内容涵盖历史、地理、天文、历法、医药、数学等方面。如傣文《孟定土司源流》、《耿马土司地方史志》等重要著作,有助于我们研究傣族历史。

        贝叶经,是指用铁笔刻写在贝叶上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。中国的贝叶经包含: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原典、历代高僧大德的著述、以及佛教教义衍化或是改造过的世俗典籍等3个部分。贝叶经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。作为一种古老而原始简便的书写材料,贝叶经的流传范围很广,除我国云南傣族地区以外,老挝、缅甸、泰国、斯里兰卡、尼泊尔等国均广为使用,其文字也因民族、国家的不同而各异,经文有藏文、巴利文、缅甸、僧伽罗文等。在西藏的布达拉宫至今仍保留着大量贝叶经,据考证,当年大唐圣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回的经书大部分均为贝叶经,可见贝叶经的历史源远流长。

        关于贝叶经的起源,有着一个古老的传说。相传,从前有一位王子外出征战,与美丽的妻子约定每月给家里写一封平安家书,由鸿雁传递。由于路途遥远,鸿雁在传送家书的途中经常遇到风吹雨淋,妻子收到的家书往往是一张白纸或字迹模糊不清,这让王子十分苦恼。一次,王子在贝叶树下休息,发现贝叶上有许多被虫蛀过的痕迹,不规则的形状很像傣文。王子不禁想到:如果把文字刻在贝叶上,叫鸿雁传回去,就不怕被雨淋坏了。于是世上第一封用贝叶写成的家书在王子手中诞生了。后来人们不断探索制作方法,产生了不朽的贝叶经。

傣族的文房四宝

        傣族的文房四宝,与汉族的文房四宝有很大的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 用来抄写傣文的笔,是一种蕨类植物的秆,直径约0.3至0.4厘米,空心,长约20至30厘米,笔尖削成45度角,蘸墨书写。

        墨汁是用松柏烧熏烟尘等自然原料精心配制的,书写的文字不仅清晰,而且经久不退,芳香四溢。

        纸是傣族手工打造的构树皮白棉纸,它具有韧性强、耐折磨、防虫蛀、抗酸腐等优点。

        最后一宝虽然也是石,但却不是砚,而是当地人叫“雷邪石”的石头。“雷邪石”一般为手掌心大小的扁圆体或扁椭圆体,直径约15厘米,厚3厘米,呈黑褐色,质地细腻油亮。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压磨已折叠成条形的白绵纸,使之平整便于书写,同时兼有压尺的功能。

        傣文书法也是很值得欣赏的,其他民族虽看不懂内容,但从傣那文中,可以看到在一片片草地上有一群群形态各异的小鸟、鲜花及动物;在傣泐文中,可以看到一串串佛珠或珍珠,让人感到美不胜收。


标签: 文房四宝 贝叶经 通用 傣族 
分享到

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仅供学习参考,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搜索及网友提供,所有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承担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!云南方言网[Www.YunNan517.Com]所转载的内容,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您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本站所有信息资源仅供学习参考,如果有转载,请注明来源及网址!谢谢您的支持!

来源:云南方言网 Www.YunNan517.Com

云南方言网 官方公众微信号:YunNan517 新浪微博: 请您资助我们

Copyright © 2009-2023 云南方言网 Www.YunNan517.Com All Rights Reserved.

滇ICP备12000143号